现在手机转账方便,遇到朋友借钱,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,往往手指一点就借了。近日,襄阳的王先生的故事引发关注,王先生觉得微信是实名制,即使在微信上借钱给别人,也不怕对方跑了。可是朋友借钱迟迟不还玩消失,王先生就拿着微信转账截图到法院起诉。经过几番波折,他又撤诉了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长江新闻栏目对此事件特别报道。
前不久,王先生到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法院起诉邻居小李。王先生称,两年前,他和小李租住的房子互为隔壁,两人关系不错,互加了微信好友。小李经常以手头紧、生活拮据等为由向王先生借钱,王先生通过微信、支付宝向小李转账共计14100元,之后小李搬离,只还了王先生 1200元,并不再接听王先生的电话。无奈之下,王先生只好拿着微信转账截图到法院起诉小李,可他连小李的全名都叫不上来,只知道对方的姓和微信昵称。
本案中,因王先生不能准确提供小李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等身份信息,将小李加以具体化、特定化,王先生的起诉便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明确的被告。法院告知王先生,虽然微信是实名登记,但需要王先生到微信所属的公司去调取,并开具相关证明。鉴于程序繁琐,起诉成本较高,王先生最终自愿撤回起诉。
王先生这下损失可大了,所谓的朋友、邻居在微信上借了钱不还,王先生想起诉,但不知道对方的真名,起诉有困难,更别谈需要自己去找微信服务商取证,他最后无奈撤诉。那么,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?与他人在网络上发生了经济交往时,如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?湖北珞珈律师事务所熊峰受长江新闻栏目邀约,解读相关法律细节。
熊律师谈到,当不知道微信用户真实姓名时,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律师代理案件,向法院起诉,申请调查令。律师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,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对方的个人信息及聊天、转账记录等,通过此途径获取的信息在起诉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。
针对目前个人取证难的情况,熊律师也给出了相关建议。在微信转账功能中新增电子借条功能,转账时需要输入借款双方的身份信息、金额、借款事由、利率、还款时间、还款方式等信息。电子签会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借条供双方签署。同时,区块链技术全程确保借条内容安全完整,不可篡改,出现纠纷也可作为有效电子证据。
熊律师进一步提醒,在与他人发生经济交往时,注意辨明借款人的借款用途,保存好相关凭证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为防范电信诈骗风险,确保社交账户是本人操作,在仅依靠电子支付方式发生民间借贷行为时,应尽量联合使用文字、视频、语音等多种形式进行,在向对方转账时备注转账用途,并及时留存电子转账支付凭证,既能保证交易安全,又能在争议发生后提供较为有利的诉讼证据。同时,当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谨慎管理本人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微信号等社交账户账号和密码,防止他人非法使用,遭受经济损失。
【律师简介】
熊峰,男,湖北珞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
执业证号:1420120231063168
电话: 17683905946
邮箱:1205011082@qq.com
实习及执业期间为湖北广播电视台、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法律咨询,法律文件起草、审查,常年法律顾问服务,参与重大谈判,诉讼案件代理。非诉方面,具有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及合法性审查、公平竞争审查经验。诉讼方面,参与承办多起民商事诉讼(仲裁)案件、行政诉讼案件、刑事诉讼案件。涉及劳动人事、民间借贷、合同纠纷、建设工程等。业务方向:政府及企业法律顾问,建设工程、合同、知识产权等民商事争议解决,以及破产清算等非诉领域,行政诉讼、刑事辩护等。